您现在的位置:健康网 >> 医院资讯>> 正文

【济南市中心医院】一个弥留的癌痛病人重获新生的故事

2018/9/21 15:06:42

2018年8月28日上午,一位老人步履轻松,面带微笑走进疼痛科门诊。带着喜悦的心情与于灵芝主任讲述这一月来的惊人变化。从卧床不起到行动自如,从意识不清到谈笑风声,从痛苦中解脱出来,患者及家属都喜极而泣。没有想到原本已经准备后事的人,经过疼痛科治疗能重获新生,这得益于于主任及其团队在复杂癌痛诊疗领域全新的理念,精细的评估与鉴别,创新的技术,细致的治疗。

患者刘XX,男,64岁,三年前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现已全身骨转移。这次因腰及双下肢疼痛一年卧床三个月,疼痛持续加重入住肿瘤科病房。口服多种镇痛药硫酸吗啡缓释片30毫克,一天两次;盐酸羟考酮缓释片200毫克,一天两次;路盖克1-2粒,一日三次;普瑞巴林150毫克,一天三次;仍疼痛难忍,NRS评分8-10分。请疼痛科会诊,只求能缓解疼痛,让病人能够在生命弥留之际少一些痛苦。于主任亲自去病房查看病人,非常仔细地进行了疼痛专科评估。因患者呈重度嗜睡状态,大声呼唤可唤醒,不能流利回答问题,只能由家属代为讲述病情。疼痛部位为腰背部及双下肢为主,导致翻身及双下肢屈伸活动受限,尤其左下肢疼痛最甚,难以忍受。足部及小腿有如发起的面包,皮肤铮亮,好像轻轻一划就能流出水来,让人不忍触碰。左膝肿胀,浮髌试验阳性,左下肢全程痛觉超敏,触诱发痛。磁共振检查示双侧股四头肌缝匠肌内及肌间隙水肿。双膝关节退行性变。双膝关节髌上囊及关节积液,滑膜炎。双漆内外侧半月板退变。左膝内侧副韧带损伤。动脉闭塞术后。B超示双下肢动脉硬化、斑块形成多处狭窄、闭塞,左侧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形成。

考虑到病情如此严重,且长期卧床、下肢静脉血栓存在,肺栓情况不明,其他创伤性治疗风险较大,而通过疼痛科常用的超声引导超微创筋膜张力松解技术虽可以一定程度地缓解疼痛,但是到底能缓解多少,效果能维持多久,下肢水肿是否能减轻或消除都是未知数;且即使是超微创的治疗,病人仍存在围手术期搬动病人和手术过程刺激血栓的脱落、增加急性肺栓塞的风险。然而病人家属哀伤乞求的眼神时时刻刻触动着于主任的心,让她不能拒绝对病人的帮助。经过反复思考,复习以前的病例经验,又进一步查阅资料,结合筋膜学的整体观思路和下肢生物力学理论,大胆制定了手术方案,即同时进行膝、踝关节松解、联合肌筋膜链之前表链和后表链下肢部分及小腿浅筋膜松解手术,以求矫正关节周围软组织受力,降低筋膜内末梢神经张力,同时改善筋膜滑动性,疏通淋巴回流,改善微循环的目的,借此或许能在缓解疼痛的同时一定程度低减轻水肿。当把这个想法与病人家属沟通,得到了家属的支持,抱着试一试的想法进行了第一次手术治疗,疼痛有了缓解,水肿也有了些许减轻。一周后重复治疗一次。10天后第三次接到病人的会诊单时主任的心头掠过瞬间的愁绪---不知道这次又是怎样的难题!没想到抬头之间看到了病人家属欢欣的笑脸,再抬眼时映入眼帘的是患者本人坐在轮椅里喜形于色的笑颜。他高兴地告诉主任现在左腿已经几乎不疼了,水肿也明显地消了,又看到了有皱纹的消瘦的细腿,而且生活可以基本自理了,并且得意地脱下鞋袜给于主任展示“看我自己洗的脚,瞧多干净!”现在其他口服镇痛药都不吃了,但还每天服少量奥施康定。这次来见主任,两个目的,一是向主任汇报好心情,还有就是右腿还是有些痛,求主任再给治治右腿。

再然后,就是本文开头我们看到的一幕。因为这个病人的神奇转变,疼痛科门诊充满了欢声笑语,医生,护士,病人,和病人家属,大家敞开心扉坦诚地分享着眼前的欢乐,并不忌讳手术前的绝望悲伤与担忧顾忌,感慨生命的奇迹,大难不死,起死回生,今后的日子要好好地活出质量。将近两个月的历程,多少个没想到,让生命充满了希望,一切皆有可能。。。

送走病人,欣喜之余,于灵芝主任再次陷入了沉思。病人现在的好状态不知道能持续多久?但愿能够长一些,再长一些。如果当初知道会有今天这样的效果,就该留下病人当时的照片,可惜当时没有这样的信心,错失了好资料。可谁能想到呢?死马当活马医,却出现了奇迹。肿瘤到底是怎样的东西?癌痛真的是“癌”的痛吗?多少人因为某天被诊断为癌症便从此以后的一切都被错误地打上了“癌”的烙印而失却了正常人的生活?想疼痛科第一例放置鞘内镇痛泵输液港的病人,虽然放泵早期可以将吗啡用量从1800mg/天减少到每天十几毫克,然而终末期的重度下肢水肿引发的张力性疼痛却是叫人束手无策,最终不治而亡,如果那时有这种办法,病人也许不会就此牺牲,也许可以实现他驾车出行的心愿,可惜那时他们对筋膜学的学习也才刚刚起步,还没有创造出这种治疗手段。筋膜学在肿瘤发生发展以及癌痛的过程中扮演着怎眼的角色?经过近五、六年的专注,他们临床上治疗的稀奇病例是积累了一些,然而却是病情各异,已经有过的这些病人究竟是个例还是有着普遍的规律?很多病例还只是部分的效果,如何才能让这些单次治疗的效果得以长久的维持,有些是主任能想到但限于客观条件做不到的,有些是主任目前还想不明白的,需要临床基础研究来支持的,要找到规律需要积累大量更多的病人,更多的资料收集和积累。筋膜这个神奇的东西,被人忽视了那么多年,怎样才能被更多人认识和接受?面对癌症并发症,需要做的很多,要怎样才能更好地帮到更多的病人?


编辑:刘雪玲

审核:戴文钧

山东省健康管理协会
返回顶部